找到相关内容1264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于《坛经》“西方极乐世界”的解说

    西方极乐世界说是大乘佛教的一种观点,分析《坛经》之语,应先辨明大乘佛教中西方极乐世界的本义,为理解这一点,我们从大乘佛教的基本义理谈起。  大乘佛教的核心义理是中道。从义理角度而言,中道观可由空观和实相观...空观,因此也就是中道观。  中道观揭示了佛教对世界本源的认识,《楞严经》中进一步把大家共有的世界和每个人自身称为共业和异业。该经说:“性觉妙明,本觉明妙。性觉必明,妄为明觉。觉非所明,因明立所,所...

    阎孟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0164737.html
  • 凤阳宗教史话

    道纪司”,掌管道教事务。当时道观52座,道士(包括道姑)225人。较有名的道观有碧云观、会仙观、真洞观、翊真观、玄妙观。据传,会仙观在临淮关广运桥西南,临濠水面奕坛,世传有仙人会奕于此。均毁于明末战火,其后历代均有所修复。清同治年间,凤阳大庙有孙合通与籍贯河南道人李家俊,先后在长淮卫锥子山(现属蚌埠)和大通桥东狱庙修庙传道。据统计,清末时全县道观53座,道士(包括道姑)205人。   较有名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695789.html
  • 宣化上人解说“十八空”

    自性,中道观智也只有个名字,其实空无所有。不要头上安头,到处找寻虚空。   “无所有性”即没有自性,没有他性,没有共性,没有因性,也没有果性,一切皆空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所谓:“口欲言而辞丧,心欲缘...是无数可量,即全数,是无欠无余之量。   “无边”,无边无际。小乘中一切法皆有一定,故有边际。无有定法乃无边无涯。   “无碍”,中道观智能遍入一切法,而无所障碍。   “无障”,没有一法可遮障...

    宣化上人讲

    |宣化上人|十八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5414511452.html
  • 三论宗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思想概述

    直接影响。般若系经典的出现正是标志着大乘佛教的兴起。而般若思想的主要义理表现在“缘起性空”和由此引申而来的“中道观”,由中道思想而达到“般若无得”,此无所得即是般若思想的最究竟智慧。  (一)、缘起性...空即是缘起。吉藏大师以缘起性空之理而说明宇宙万物皆是空无自性,无自性即是般若实相。  (二)、中道观   中道观是佛教各宗派共同的主张,也是三论宗般若思想的主要内容。所谓中道者,即是双离二边之见,不著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2541533.html
  •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

    在“缘起性空”和由此引申而来的“中道观”,由中道思想而达到“般若无得”,此无所得即是般若思想的最究竟智慧。  1、缘起性空  缘起性空是三论宗的根本理论。所谓缘起性空者,即是说宇宙万有的一切事物都是由...  2、中道观  中道观是佛教各宗派共同的主张,也是三论宗般若思想的主要内容。所谓中道者,即是双离二边之见,不著有无、空假二边,离此二边名为中道,以此观万物自性本来寂灭,自性本自清净,名为中道观。此中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546711.html
  • 中国历史文化的奇葩(序跋选)

    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,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看到的情景。可见寺庙道观这些宗教建筑从汉朝兴起到南北朝时就有相当的发展。本书收载的当是最著名的一些代表。  提到古刹名寺,人们无不神往。灵山秀水,楼阁相对...伊斯兰清真寺建筑艺术特色是布局对称、三殿搭连、大穹圆顶、尖拱窗楣,装饰艺术极其讲究,整体上庄严肃穆。三是道教的道观,它是完全的中国建筑艺术,以老子思想行为为其建筑的精神内涵,不求华丽,只求古朴,而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2651449.html
  • 巴蜀的道教与佛教

    世界上的几大宗教中唯一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,道教的创教之地就在巴蜀。  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腰,有一道教名观——古常道观,建筑雄浑庄严,金碧交辉,环境摇青耸翠,泉林交荫。观后有一岩洞,内有张天师石刻像。观前有古银杏一棵,传为天师手植。原来这道观据说是东汉道教天师张陵结庐传道之处,后世遂称为“天师洞”。  张陵(34—156年)是沛国丰(今江苏丰县)人,自幼熟读《老子》,年轻时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5362345.html
  • 桐柏县 佛教志

    内有胸径米余的桂花树l株,房屋12间,石碑数通。1954年住僧3人、尼4人、居士4人。1959年僧尼他去,房屋由当地林场、茶场等单位使用。  普化寺 在桃花洞。原为道观,清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...寺内有泥塑佛像8尊,洞殿中佛像正在整修。1985年有僧尼19名。   云台禅寺 在太白顶。原系道观,清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改为佛寺。佛事兴旺,高僧辈出,素有“南方普陀,北方云台”之称。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25362621.html
  • 巴蜀的宗教

    巴蜀的宗教   世界上的几大宗教中唯一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,道教的创教之地就在巴蜀。  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腰,有一道教名观——古常道观,建筑雄浑庄严,金碧交辉,环境摇青耸翠,泉林交荫。观后有一岩洞,内有张天师石刻像。观前有古银杏一棵,传为天师手植。原来这道观据说是东汉道教天师张陵结庐传道之处,后世遂称为“天师洞”。  张陵(34—156年)是沛国丰(今江苏丰县)人,自幼熟读《老子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5665942.html
  • 纯禅纯诗

    、感悟、圆通"禅诗境界"的殊胜因缘。   佛寺与道观   禅诗语言的大特点,就是它的纯一性。佛法有四万八千法门,万法如一,所以佛法又是不二法门。禅是佛法菩提心印,禅也是不二法门。禅诗是有声的禅...尼姑所独有。庵是小寺院,原间是小茅棚。如古语的"结庐为庵"。   佛寺与道观的区别,不只在于其主人即居住对象的不同。佛寺与道观的建筑特点、地理位置,也是佛教和道教教义及境界的分别表现。道教追求羽化...

    延王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5380547.html